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担负好历史责任
【时间】4月26日 周五 14:00
【地点】九龙湖 纪忠楼报告厅
【协办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主讲人简介】
于俊崇,1940年12月5日生于江苏省盐城市,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于俊崇于1965年从南京工学院工业热工专业毕业后进入二机部二院二部工作;1967年至1993年在二机部一院工作;1993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任;1997年至2006年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作;2006年担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俊崇作为核动力专家,在反应堆热工水力与核安全、核动力总体等专业领域有很深造诣。
【内容提要】
近几年来,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利用,不论在技术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世界领先的成绩。光伏发电转换效率从开始10%左右现已发展到26%以上,全国装机容量已达29亿KW(2023年底),年发电量占比4.0%;风电转换效率从原来~16%已提高到50%以上,单机功率从600KW已发展到10MW(陆上)和16MW(海上),全国装机容量已达4.41亿KW,年发电量中占比11.3%。两者设备制造能力已占世界市场70%~80%。但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稳定性差以及远途运输难的特点,除了要继续发展相关配套技术(如储能、柔性电网、综合配电等技术)之外,还需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和煤的清洁利用作为稳定的基荷能源,来保证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这些领域虽然取得很多领先世界的成绩,但仍涉及太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尖端元器件要突破,而且在体量上也需要大力发展,以2023年为例,全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31.6亿吨,占总能耗55.3%,而光伏和风电总和才占15.3%,所有这些重担都落在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肩上。
【讲座论文事项】
讲座论文主题: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担负好历史责任
论文命名“学号-姓名-讲座论文.pdf”,提交截止时间为讲座后第7日晚23:59。提交方式与注意事项详见附件。
【附件】
本科生课外研学讲座活动指南.pdf(研学讲座参与方式、讲座论文提交方式、研学学分认定标准等)
欢迎各位同学参加课外研学讲座!
教务处
课外研学讲座活动指导中心
2024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