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文化素质教育
 
 
 
“止于至善”说——对东南大学校训的解读
2020-11-01

 “止于至善”说——对东南大学校训的解读

 |记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董群教授精彩演讲


    2020年10月26日星期一晚18:30,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董群教授莅临J3-105人文大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止于至善’解读”的演讲。本场讲座是新生文化季活动之一,由共青团东南大学委员会、东南大学文化素质中心联合主办,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团委承办。十月末的南京秋夜微凉,却也抵不过同学们的热情,众多学子慕名而来,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讲座开始之前,全体同学起立,齐唱东南大学校歌,慷慨激昂的校歌拉开了本场讲座的序幕。

一、大学与校训

    董群教授首先列举了竺可桢、茅以升、王澍等知名校友,他们是“止于至善”的实践典范。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止于至善”的美好品质。人有座右铭,家有家训,大学也有校训。“校训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既反映大学的办学特色,又体现大学的历史底蕴,更蕴含大学的价值理想,还昭示大学的凝聚能力,也彰明师生的精神风貌。”解释完校训的精神内涵,董群教授列举了西方大学和中国大学的校训,并总结了校训的六个特点,分别是:表达的抽象性、意义的丰富性、用字的简洁性、表达的古典性、内容的人文性和出典的经典性。


二、东南大学的校训

    为避免与其他学校重复,东南大学沿用了老校训。而原校训则顺势转变成了学校的校风,至此,新、老东南大学实现了一致性。或许有人会说校训比校风高大上,但董教授说,校训是一种抽象地表达,而校风是一种具体的表现,两者结合,才能更完美地展现东南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止于至善”的新解读

    董群教授的讲座幽默风趣。为了让考上东大的“人精”们更好的理解校训,他增加了现代的新解读。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四字校训可概括为四立:德、业、信、境。在现代“止于至善”四字可理解为:完善自我以立德,服务人类以立业,坚持真理以立信,追求卓越以立境。提出了新解读后,为了更加完善的解读东大的“止于至善”,董群教授又列举了校训里含有“止于至善”的大学,并进行了比较和剖析。


四、校训的释义

    董教授引用孔颖达、朱熹、王阳明等儒学大师的名言指出,要通过道德修养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孔颖达曾释:“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强调一个“行”,“行”即要落实在实践上。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意思是达到最高的境界不会往下掉,不退转,会一直保持在这个高度。向最高境界努力的精神、过程不改变,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决心、行动不改变,也可称作“不迁”。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良知本性。人的本性善,所以教化的方式应回归本性;人的本性恶,所以必须教化,同时人是可以通过教育而变好的。

“止”的含义为行为的界限。“止”构成不同社会角色所依据的独特社会规范,构成中国伦理的对外体系。知“止”,才能正确地处事周详,考虑完备,才能达到依止的目标。知止、知足,也是在告诫人们追求事物要有界限。

    回归到《大学》中的这句话。如何达到至善?从明明德开始。“明明德”,要求明了自己内在的光明本性,回到自己良心本心。通过“明明德”清晰认清自己,在此基础上形成人生自信。自身达到道德觉悟的明明德之后,还要推己及人,帮助、教育他人,使其也能明明德,成为有“德”之人,这种利他的行为就是“亲民”。

    讲座的尾声,董群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三项关注、一个目标。他要求我们以格物为开端,注重才的养成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以修身为重点,注重德的养成,坚持正确的价值趋向。他还要求我们关注三项现代要素:科学精神、技术理性和人文素养。东大学子应当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至善。

    在提问环节,董群教授解答了很多新同学的疑惑。针对不能至善,如何看待平凡自己的问题,董群教授指出平凡的人也可以至善。作为一个平凡人,做好平凡的工作是止于至善的一个开始。而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找到自己的路,就是在走向至善。我们尽力完善自我,尽可能服务他人,便可达到胜利的目标。针对找回本性的问题,董群教授表示,理解自己是困难的,但是战胜自己更困难。每个人都应当了解自己会做什么,能做什么。所谓“四十不惑”,是指在三十岁确立下专业目标,经过多年学习,知道自己选择正确而不后悔,最终达到“不惑”。董教授的谆谆教诲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至此,本场讲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处室电话: 办事厅52090218,教务科52090226,学籍科52090227,教研科52090220,实践科52090233,>更多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东南大学教务处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