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文化素质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大夫精神——记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教授的精彩演讲
2019-10-0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大夫精神”

记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教授的精彩演讲

    2019年9月19日晚6:30,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彭林教授莅临J3-105人文大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大夫精神”的精彩演讲。本场讲座由教务处与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联合主办,同时也是东南大学思修系列首场高端讲座。同学们聆听讲座的热情甚是高涨,讲座尚未开始,教学楼前早已大排长龙,众多学子都渴望目睹名家大师的风采,得到专家教授的悉心指导。

    讲座伊始,彭林教授首先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并告诉我们,东大学子追求理想、追求真知的热情令人难忘,这也是他喜欢做客东南大学的一大重要原因。紧接着,彭教授便提出了“士大夫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这一观点,借以展开今天的讲座。彭教授告诉我们,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中国人重视传统文化了,这虽是一个好的苗头,但当我们深入了解之后,不难发现,如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只是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上。许多学校打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旗号,将毛笔字、太极拳、中草药学等传统文化元素引入校园,它们以为如此做,传统文化便能在校园中得到推广,实则不然。如果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的引入仅仅停留在“做秀”的层面,那么可想而知,国人的文化素质还是难以提升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所以,推广传统文化,必须要上升到“道”的层面。

    彭林教授告诉我们,中国是人类三大古典文化中心之一。世界各地区的文明经过早期发展之后,形成了中国、印度、希腊三大古典文化中心,而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便是以人为中心。彭教授告诉我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人,在自然世界与宗教世界之外,首先发现了人的世界,第一次睁开了作为人的眼睛,用理性的眼光观察世界,并反省人类自身的人性和处境。钱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中指出:“中国文化有与并世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绝对相异之一点,即为中国社会有士之一流品,而其他社会无之。”可见,这或许便是中国文化最了不起的地方了吧。

紧接着,彭林教授将讲座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继续为我们讲解士大夫精神。



一、士大夫精神的形成

1、周人的人文觉醒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时代的地区,不仅物质生产发达,而且最早提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理念,《周易》曾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发达的物质文明而没有思想的引领,那无异于是一个在创造一个属于行尸走肉的社会,所以物质文明发展应当和思想文明的发展同步。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人们就会丧失应有的思想面貌而变得俗不可耐,张口谈钱,闭口论权,也将会成为常态。正如《史记·殷本纪》中所记录的,纣王无道,兴建酒池肉林、鹿台,开发炮烙之刑,以致于百姓民不聊生。在位者,权力虽至高无上,而思想却等而下之,最终商朝的历史也因此,正式划上了句号。这也从侧面告诫我们,社会能否长治久安,关键在于德。所以要立德树人。

2、儒家修齐治平学说的影响

   《大学》中曾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着薄,而其所薄者厚,夫之有也”。《礼运》中曾提到“大同世界”这一理想,我们都知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又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要从修身做起,为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二、士的基本品格

1、学识丰富

    真正的士,以学识立身,服务于社会。在中国古代,人们同样懂得知识是服务于社会的重要工具。古人定义“士”,不仅仅要有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古语有云“闻一知十为士”,士要能够举一反三,标准很高。而且,古代中国是士、农、工、商四民社会,士不种地、不做工、不经商,是靠学问立足于社会的,所以《汉书》说:“学以居位曰士” 。士是靠学问居于官位的。《礼记·儒行》中也提到“夙夜强学以待问”,夙夜强学,是指刻苦学习的态度;待,是等待明君的顾问,而不是用知识换取官爵。真正的士,淡泊名利,清高以待问。

2、德行高尚

    士大夫不仅有学问,而且立志追求“道”。“志于道者之谓士”,德行高尚,是他们的重要特征,所以古人说:“言士者,有德行之称”“士,有道德之称”。就像今天的社会,不缺有学问的人,而是缺道德、文章都好的人。士所怀抱的不仅是知识,还怀有忠信这样的美德,并且始终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他们努力做好自己,只待为国效力。

3、安贫乐道

   孔子的弟子颜回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他却能“不改其乐”。又如《论语·里仁》中“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逍遥游》中“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是非之而不加沮”,这些都是士之安贫乐道品格的体现。

4、清廉自守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其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之精神,确实发人深省。历史上清廉自守的人还有很多,如王球是东晋宰相王导的曾孙,太常王惠的堂兄弟。王球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显赫,但王球没有官宦之家的坏习气。王球负责铨选官员时,接客甚希,凡是为求官者说情的书信一律不看,勤于职守,清廉公正,能做到“铨衡有序”。士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绝不会为了物质利益而变节。

5、勇于担当,敢于牺牲

    就以梁启超、谭嗣同来说,明明可以逃脱追捕,保留珍贵的生命,但却仍旧愿意慷慨赴死,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精神的体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士大夫有抱负,更有担当、敢于牺牲、舍生取义,决不当叛徒。


三、历代践行士大夫精神的典范

    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范仲淹,他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至今仍广为流传,为人称道。紧接着便是北宋明相司马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素来是他的代名词。他能为人所称赞,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不可对人言者耳”,甚至他还以身徇社稷,“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他身上得以完美体现。再者,便是精忠报国的岳飞,其言论“敌未灭,何以家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均是其爱国情怀的体现,其士大夫精神,可谓是溢于言表。此外还有文天祥、顾炎武等先辈,他们都是历史上践行士大夫精神的典范,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发人深省。


四、士大夫精神的历史贡献

1、树立了人格标杆

    士大夫一生修身进德,淡泊名利,清廉自守,反对结党营私,一心为公,品行高洁,为社会大众树立了高尚的人格标杆。他们透过对历史人物所作所为的反思,深入讨论人物评价的标准问题,引领社会进步。

2、致力于文化的构建与践行

    中华以修齐治平为人生取径,以仁义礼智信为立身准则,以天下为公为终极理想的文化,经过历代知识精英的不断完善与践行,成为举国认同的学统,其后,无论政统如何易于上,而学统存于下,中国依然是中国,成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稳定器。

3、以天下为己任

    士大夫精神最突出的亮点,是将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每当国难临头之际,他们都前赴后继地流血牺牲,激励万民起而救亡图存。中华民族历尽劫难而始终没有被灭亡,不能不说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随着彭林教授对士大夫精神的解读完毕,讲座也临近了尾声。彭林教授告诉我们,陈寅恪先生曾如是说“士”——“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读书治学,意在修心养性,使自身超脱于世俗之外,如是,真理方能得以发扬。彭教授也希望能够借这次演讲,将其宝贵的人生经验传授于同学们,为同学们未来的人生道路指引方向。

    最后,彭林教授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一一解答了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知识储备,令同学们钦佩不已,大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都被彭教授调动起来了。彭林教授这一场精彩的演讲,让同学们真正接触到了更深层面的中华传统文化,不过这仅仅是我们国家五千年文化的冰山一角。相信在彭教授的指导下,同学们定能将士大夫精神这一道统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帮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绽放耀眼的光芒!

 文稿:韦文韬

 责编:孙乃颀

 摄影:王珺妍


 

处室电话: 办事厅52090218,教务科52090226,学籍科52090227,教研科52090220,实践科52090233,>更多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东南大学教务处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