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安全战略形势研究——记张政文教授的精彩演讲
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晚18:30,我们有幸迎来国际战略研究专家、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际关系学的张政文教授莅临J1-111人文大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我国安全战略形势研究”的精彩演讲。本场讲座由校教务处、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联合主办,是“世界与时政系列”的第二场讲座。张教授的讲座风趣生动、精彩绝伦,尽管是在期中考试备考期间,仍有不少各院系学子慕名而来。
讲座伊始,张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大论断谈起,首先强调了具备“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以及“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对于我们大学生的重要性,他指出,同学们应当时刻关心我国安全战略形势的变化。接下来,张教授的讲座内容主要从中美关系、半岛问题及台湾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今我国在国际战略上面临的重大难题。
美国战略调整与中美战略博弈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及国际地位的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头号劲敌。因此中美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国双边关系。
自2016年12月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关系正朝着一个不同以往的方向发展。张教授幽默地将这位从未有过从政经验的总统称为“国际政治中飞出的最大的一只天鹅”。他指出,尽管特朗普对中美关系走向的“不靠谱”判断无法撼动大局,但是他的随性任性随时可能对中美关系造成不小的冲击。
张教授认为,特朗普政府对中美关系新的战略定位,主观臆测了中国的短期与长期战略目标,从而认定中国威胁到美国的国际地位,是美国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必然在于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复杂的“台湾问题”。对此,中国不能太过低调,而是应当适当展现出自己的大国实力,既要沉得住气,也得“敢于出手”,面对对方严重的军事挑衅,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应对自如。
张教授综述,尽管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需要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的基本原则,以“相互尊重”为前提,才能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但是在美好愿景的基础上,我们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对此高度警觉,准备斗争。
半岛局势与朝核问题
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迎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新变化。有2018年初平昌冬奥会的南北联合女子冰球队“破冰”在先,2018年4月27日,韩国总统文在寅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韩朝边境板门店“和平之家”举行首脑会谈后签署《板门店宣言》。双方就改善北南关系、缓和军事紧张状态、推动停和机制转换及确立半岛无核化共同目标等问题达成共识,并宣布双方将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换而努力。
出于金正恩在南北互动中可圈可点的积极表现,张教授风趣地将他称为“地表最强八零后”。正是这位年纪轻轻的领导人,创造了两国首脑一同越过“三八线”这见证历史的一幕,为进一步推进朝韩关系发展的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朝互动”。
在这样的局势下,身为邻国的中国对此又应该如何应对呢?张教授指出,在中朝关系中,我们应当认真应对朝鲜半岛问题,坚持“半岛无核化与停和机制转换”的双轨并行和“朝鲜暂停核导活动,同时美国与韩国停止大规模军演 ”的双暂停思想,决不允许朝鲜半岛发生新的战争。同时,我们也应当继续发挥高层交往的引领作用,充分做好战略沟通,维护好国家利益。
反“台独”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长久以来,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依然是破坏两岸关系的主要力量。自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上台执政以来,台独势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在岛内,民进党奋力鼓吹全面“去中国化”,清算国民党党产;而对外,又公开亲美媚日,提出“新南向政策”,降低对大陆经贸的依赖性。在两岸关系上,蔡英文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并且“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使两岸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愈演愈烈。
对此,张教授表明,在台湾问题上,台独势力的壮大和两岸关系拖延至今仍无更大进展的现状,最大责任和障碍在于美国的介入。因此,如何应对和化解美国的介入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警惕国际反华敌对势力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推进应对局势的新思路,管控局势,把握主动。同时,在应对措施上,我们需要适度保持军事压力,并且适时展示军事实力,顺应局势,与时俱进,最终实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的目标。
在讲座的尾声,张教授总结道: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都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耐心,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实现了国家统一,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张教授又分别就同学们关心的“中印对峙”、“中韩关系”等问题一一做出了详细且让人满意的回答,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张教授的精彩演讲,使许多同学获益匪浅,对我国安全战略及世界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成为更有时代担当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做好准备。
文字|黄茜雯
编辑|孙乃颀
摄影|孙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