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决策智慧
——记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王华宝教授的精彩演讲
2019年4月2日晚18:30,文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古文献学研究所所长王华宝教授莅临J3-105人文大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史记》中的决策智慧”的精彩演讲。本场讲座由教务处与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联合主办,是“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的第三场。同学们聆听讲座的热情甚是高涨,讲座尚未开始,教学楼前早已大排长龙,众多学子都渴望得到专家教授的悉心指导。
讲座开始之前,工作人员便播放了关于《史记》之《秦始皇本纪》的纪录片,映入眼帘的画面,竟有一股想要把过去的辉煌又一幕幕的重现于此的气势,这让在场的同学们不由得叹为观止,《史记》的历史地位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讲座伊始,王华宝教授告诉同学们,他将首先简要的介绍《史记》及其历史地位,之后将结合中国史学,展现决策学的精华与智慧所在。简明扼要的开场白,也让现场的气氛变得庄严肃穆起来,同学们都翘首以盼,洗耳恭听。
(一)体大思精的文化宝典:《史记》
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得以在众多史学著作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一是其内容丰富,贯通古今,记载了从上古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所述史事,详于战国、秦、汉。二是其思想深刻,宏阔博大,探讨了国家兴亡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三是其价值巨大,影响深远,它不仅是二十四史之首,史学开山之作,还是中国历史的根源性著作。
《史记》的诞生,无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它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历来受到世人的高度推崇,有人称赞《史记》“如长川大谷,探之不穷,揽之不竭,蕴藉百家,包括万代”。梁启超也曾称赞《史记》为“千古之绝作”“凡属学人,必须一读”。鲁迅先生更是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极高的评价冠于《史记》之上。可见,《史记》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巨著,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王教授告诉我们,中国史学有着一些优良传统,即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以古为镜,经世致用;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德识为先,才学并茂。先辈们耗尽毕生的心血与智慧铸就的这些优良传统,之于我们也是受用无穷的。
决策就在你身边
紧接着,王教授话锋一转,顺势将话题引到了决策学上。他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若想取得最佳效果,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与科学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好的思路,能帮助我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机遇。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换句话说,决策也是管理,从宏观角度来看,它涉及到社会、群体、家庭;从微观角度来看,它又与个人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王教授说,现代决策理论种类较多,归纳起来看,它们主要是从人的理性、面临的现实以及情感作用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讨论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大致有五种,一是完全理性决策论(又称客观理性决策论),该理论是假设人在完全理性下决策,而不是在实际中决策的状态;二是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该理论认为个人的实际行动,不可能合乎于完全理性,只能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进行比较,选出一个“最优”方案;三是理性、组织决策论,该理论强调通过组织分工,每个决策者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了解较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结果;四是现实渐进决策论,该理论的基点不是人的理性,而是人所面临的现实,并对现实所作渐进的改变;五是非理性决策论,该理论的基点既不是人的理性,也不是人所面临的现实,而是人的情欲。这些理论提示人们,在讨论决策时,应当关注决策者的素质、决策目标、决策过程及其执行力等各个方面。
传统文化与决策智慧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早已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这必然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所以谈及决策智慧,必然要关注传统文化。过去,传统文化被当做历史的包袱,当做我们被动、挨打的原因,现在则变成了宝贵的战略文化资源。如今,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占主流地位的“反传统”倾向已经终结。
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王教授从《史记》中撷取了一些精彩片段,结合决策者的素质、决策目标、决策过程、执行力等几个决策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并阐述了他在阅读《史记》时产生的一些感想。
一、决策者的素质
王教授说道,决策者的素质指决策者的品质、智力、能力和体力等的总称,作为决策活动的主体或决策组织的驾驭者,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和素质结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成败。紧接着,王教授引用了韩信、李广、公仪休、晋文公等人的故事,更为形象地说明了决策者素质的重要性,并借此引申到中国人的处世观念及其行为上。王教授告诉我们,中国人的处世观念及行为具有浓厚的尚德特征,具体表现为:处世做人,贵在有德;与人交往,以德待人。这强调了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性。
决策目标
推行任何公共变革都有四种可能,其中最优结果为各利益方都能从中获益,次优结果为大部分人能够获益。合理的公共决策目标,抑或是说国家追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目标,自然是最优以及次优的结果。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王教授继续引用了《史记》中赵括、吕太后、宋襄公等人的故事,并告诉我们,决策的好与坏,更应当关注事情的发展。只有处理好“决策目标”与现实手段、时代变迁的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决策过程
决策体制通常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三部分组成。在此体制内,智囊系统应做好事前的科学论证,而非沦为中枢系统的附庸。王教授借用扁鹊与齐桓侯、毛遂与平原君以及赵襄子与豫让之间发生的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完善决策程序,征询专业意见,确立决策思维,更可能避免重大失误,形成更为科学的决策。由此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作为下属,要敢于自荐;作为领导者,要有识人之明;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把握机会。
执行力
执行力指的是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其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成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也是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能力。决策不是为了束之高阁,而是为了指导行为实践、取得既定的行为成果。而在决策的指导下进行决策实践、取得决策的硬结果与好效果,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力。
继而,王教授结合改革与决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他对于决策学的一些思考。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战略目标;二是要兼顾大众利益,提升改革动力;三是要依法刚性执行,重视决策实践;四是要以德治国,长治久安;五是要重视组织建设,选好人才。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决策发生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从决策目标的提出到决策结果的评估,以及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等领域,无不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最后,王华宝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给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转变观念,提升思维品质;二是选准方向,培养核心素养;三是多读经典,享受智慧生活;四是养成并保持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随着王华宝教授对传统文化与决策之间的关系讲解完毕,讲座也临近了尾声。最后,王教授建议同学们,要多读经典,因为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而且,阅读滋养精神;思考,孕育智慧。王华宝教授这一番精彩的发言,耐人寻味,给同学们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相信在王教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历史著作的了解又增加了许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王教授的帮助下,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学与历史名著,并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颜如玉。
文稿:韦文韬
编辑:谷慧静
摄影: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