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衣冠"--明代服饰文化|记《国家宝藏》服饰顾问董进老师精彩演讲
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下午16:00,传统服饰史学者、《国家宝藏》服饰顾问、“撷芳主人”董进老师莅临J3-105人文大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大明衣冠——明代服饰文化”的精彩演讲。
本场讲座由教务处、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联合主办,是“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的第二场讲座。董老师的讲座内容详实丰富,精彩绝伦。各院系学子慕名而来,全场座无虚席。
在讲座伊始,董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分析了古代服饰的重要特征——阶层属性。不同阶层使用的服饰类别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仅从服饰一隅,便可窥见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之森严,这使同学们对服饰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着讲座渐入佳境,董老师按照明代服饰穿着的不同场合与功能分类,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各类服饰的形制、穿法及主要特点,带同学们走进了奇彩而绚丽的明代服饰世界。
一、祭服
祭服是在重大祭祀或礼仪活动,如祭拜天地、宗庙、社稷、先农以及正旦、冬至、圣节与册封等场合中穿着的服饰,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即皇帝诸王的祭服(也称冕服)和文武官员的祭服。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明代,能够拥有使用冕服的权贵,只有皇帝、皇太子、亲王、亲王世子和郡王。其中世子是亲王的嫡子,继承亲王王位,而亲王的其他庶子一律封为郡王。他们的冕服虽然都被称为衮冕,但实际上,由于等级的分别,他们的冕服在细节上的区别很大。
如皇帝的冕旒有十二旒,每旒五色玉珠十二颗,用玉簪串起来,身着十二章纹的玄衣;而亲王的冕旒只有九旒,每旒五色玉珠九颗,用金簪串起来,身着九章的青衣;至于级别更低一些的亲王世子及郡王,则按照身份依次递减。
帝王以下,如公、侯、驸马、伯及文武官员,不穿冕服,而是使用形制与朝服一致的祭服。明代规定,皇帝亲祀郊、庙、社稷时,文武官员分献、陪杞,则穿祭服。即通常是官员参与国家重要祭祀活动时才穿祭服,和冕服一样,不能随便穿着。
官员穿祭服时,头上戴梁冠(进贤冠),以冠梁数量分辨品级,公、候、伯与驸马另加貂蝉笼市。上身穿青罗衣,下穿赤罗裳,内穿白纱中单,均用阜色缘边。腰部束革带、大带以及蔽膝、玉佩、大绶等。
二、礼服
作为女性,明代后妃、命妇没有专门的祭服,但在一些女性可以参加的一些礼仪活动,如受册、谒庙、助祭、朝会等,她们也拥有具有祭服、朝服的双重功能的礼服。
皇后与皇太子妃的礼服主要是凤冠和翟衣,而皇妃以下及各级命妇的礼服用的是翟冠、大衫和霞帔。皇后的风冠以及王妃命妇的翟冠装饰了大量的点翠、珍珠、宝石以及金银事件等,相当华丽贵重。永乐元年,朝廷赐给朝鲜王妃(珠翠七翟冠)一顶,《朝鲜实录》详细记录了翟冠上的配件:光是各种品质、大小的珍珠就有四千二百六十颗。冠上的金事件有:累丝金翟一对、金管一对、累丝宝钿花九个。铺翠(也就是点翠)的事件有:顶云一座、大小云子十一个、鬓云两个、牡丹叶三十六片、穰花鬓两个、翟尾七个、口圈一副、花心蒂二副、点翠拨(博)山一座。
大衫霞帔是从唐代妇女的盛装逐渐发展而来的,到了宋代,大衫霞帔基本定型。原先是整条的披帛,被裁开变成两条,每条的前端裁成三角形然后又缝在一起,上面挂上不同材质的霞帔坠子。霞帔原本是女性日常便服里的装饰,同披肩一样,逐渐被礼仪化,成为后妃常服的一部分,到最后又升格为女性礼服中的重要组件,一直沿用到清代灭亡。
三、朝服
朝服是在比较隆重的大朝会等仪式,如皇帝每个月期望视朝以及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等场合穿着的服饰。明代在京文武官员在大祀庆成、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和颁降诏教、进表,传制时穿朝服,外任官员只在三大节、拜牌、迎诏时穿朝服。日常上朝不穿朝服。朝服也分为两种,皇帝诸王以皮弁服为朝服,文武官员的制服则是从西汉开始一路发展过来的样式。
明代皇帝、皇太子及亲王的皮弁服款式相同,均为头戴皮弁、身穿绛纱袍,只是仍按地位等级的高低在细节上有些许差异。皇帝皮弁为十二缝,每缝前后各用五彩玉珠十二颗;皇太子、亲王为九缝,每缝各用五彩玉珠九颗;亲王世子及郡王再按级别递减。
官员的朝服的形制出现于汉代,到唐宋时期基本定型,明代的朝服大体上维承了宋元的样式,头戴进贤冠、身穿赤罗衣和赤罗裳,衣服罩在裳外,内穿白纱中单,腰系蔽膝、革带、大带、玉佩、大绶等。嘉靖以后玉佩上加红纱佩袋。
进贤冠的历史非常悠久,从西汉一直使用到明代,冠上装饰有梁,以梁的数量区分官员品级,所以称为“梁冠”,因是朝服所用,一般又称为“朝冠”。
四、公服
明代建国之初,参照宋元制度制定了文武官员的公服,原本作为常朝之服,只是后来官员在常朝时都穿常服,只在每个月的朔望日、或在皇帝、皇太后生日以及冬至、元旦、立春等重要节日以及颁历、皇子降生等吉典场合,以及外任官在初莅任望阙谢恩时才穿公服。因此,公服是明代官员服饰中使用场合较少的一种。
明代公服的形制是在宋元时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头上戴展脚幞头,身穿大袖圆领袍,手中持笏,腰间束单挞尾革带。
宋代的幞头,展脚(也就是帽翅)很长,两根都是平直的。而明代幞头的展脚却稍微短点,末端上翘。宋代公服圆领是两侧不开权的谰袍,在下摆膝部是分斓的。明朝公服的圆领袍则两侧开衩,衣袖与朝服祭服一样是方袂。
五、常服
常服指的是常朝所穿的服饰。明代官员的常服在早期曾被称作“便服”,后妃常服也称为“燕居
”,所以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日常起居所穿的便装,其实不是。常服是日常的工作、学习及一部分礼仪活动中的着装,并非寻常的家居便服。
明代皇帝使用常服的场合最多,比如常朝视事、日讲、省牲、谒陵、献俘、大阅等场合均穿常服。皇帝诸王的常服由翼善冠、四团龙圆领袍、革带、皂靴等组成。皇太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的常服形制与皇帝相同,圆领袍上都是用的四团五爪龙,因此也称作“衮龙袍”。
其中翼善冠的后部立有对向上的折角,所以也叫“折角向上巾”,民间很形象的称为“冲天冠”。
皇后、皇太子妃的常服称为“燕居冠服””由燕居冠和大衫、霞帔、鞠衣等组成。妃嫔的燕居冠服则是去掉大衫霞帔,直接穿大衫下面的圆领鞠衣。不过由于一般妃嫔在重大典礼时穿礼服,日常生活里穿便服,所以明代文献中关于后妃常服的记载较少。
燕居冠与前面提到的皇后礼服所戴礼冠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除了龙风珠花的组合方式不同外,最直观的区别是:燕居冠两侧有金风或金龙街着两串珍珠挑牌,也就是珠结,礼服冠则没有。
文武官员在常朝、视事时穿常服。明代官员常服是以唐代男子的幞头、圆领袍为参考而设计的。常服没有颜色规定,除了不能使用官方规定的如赭黄一类的禁色外,其余颜色皆可使用。到洪武二十四年(即公元1391年),规定官员常服使用杂色纻丝、绫、罗,并按文武品级加上彩绣花样,也就是“胸背”,后来称作“补子”,文官用禽纹,武官用兽纹。区分品级主要靠补子的图案与腰带带銙的材质。
明代帝王官员常服的腰带用皮革制成带,称为“革带”,带程上缴有二十枚带銙,根据品级使用不同的材质。由于带銙数量多,彼此之间还需要保持一定间距,使得腹带的围度要大过人体的正常腰围,因此明代帝王官员的常服革带并不是紧紧束在腰间,而是挂在圆领抱腰部的带襻上,虚悬于腰间。现在戏曲舞台上,帝王官员的悬挂在腰上腰带,就是从明代常服革带演变来的。
六、吉服
吉服是指用于时令节日、婚礼、寿诞、能宴等各种吉庆场合的服装。
明代吉服没有特别严格细致的标准。一般来说,吉服的款式与常服或便服相同,如圆领、直身、曳撒、贴里、道袍等,都可以用作吉服,但样式更为华丽精美,使用的颜色也多为大红等喜庆色彩。
其中寿服为帝后寿诞日所穿,多饰有“ 万寿“等与祝寿有关的纹样;灯服为元青节所穿,使用灯笼纹样;五毒吉服为端阳节所穿,饰有“五毒艾虎”纹样(五毒包括蝎子、蛇、壁虎、蜈蚣以及蟾鲸);龙服即饰有龙纹的各式龙袍。
吉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使用范围很广。在时令节日、婚礼、寿诞以及其他各种隆重喜庆的场合里需要穿吉服;画像时穿吉服,因为古人很重视“留影”,所以画像在过去是一件相当重要、甚至奢侈的事情。着吉服下葬在后来也发展成为了一种制度,所以安葬在定陵的明神宗和两位皇后穿的不是冕服和礼服,而是吉服。
七、丧服
即凶服,又叫衰服或丧衰。传统有五等丧服,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
它们的材质、细节制作均有不同,按照与逝者的亲疏关系来穿着,比如父母去世,要服斩衰;祖父母或自己的儿女去世,要服齐衰;堂兄弟或未出嫁的堂姐妹去世,要服大功;伯祖父叔祖父或堂侄去世,要服小功;同族的兄弟去世,要服缌麻。亲者服重,疏者服轻,关系已经特别远的亲戚,即为出了五服,属于“无服亲"。五等丧服是古代宗法社会中伦理关系的形象化体现。
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实用,这些看似完善却无比繁琐的方案,往往没有办法彻底被执行。民间按照生活中的习惯,采用简化后的孝服(或者叫孝衣)来代替传统的五服。一般男子穿一件麻有或白布的孝衣,头戴白色孝巾,女子则以孝衫、孝裙为主,头上戴盖头或孝巾、孝髻,耧间都束麻绳。
处于丧礼期间的妇女,如果需要出门、会客或参加一些吉庆场合时,为了表示有服在身,往往头戴孝髻(也就是白色䯼髻)、身穿白色或浅色衣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就描写白娘子:“头戴孝头中,鸟云畔插着些素仪梳,穿镇白绢衫儿,下穿一条细麻布裙。”白娘子为何要穿孝服出现呢?原文其实已经通过白娘子的自述给出了答案,她说:“奴家是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嫁了张官人,不幸亡过了,现葬在这雷岭。为因清明节近,今日带了丫鬟,往坟上祭扫了方回,不想值雨,若不是搭得官人便船,实是狼狈。”白娘子对许仙说自己是张官人之妻,因为丈夫去世,于是带着丫鬟小青在清明这天前来扫墓,由于还是“新坟”,所以身上并未除服。
最后,董老师的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董老师的精彩演讲,使在座的所有同学获益匪浅,感受到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我华夏文明更加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万世流芳。